除塵布袋在除塵器中運行,常常會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喪失或部分喪失過濾性能,造成布袋的實際使用壽命比預期大大縮短,使得工廠的維護運行成本大幅上升。“糊袋”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問題之一。 除塵器布袋糊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結露性糊袋:
一般情況下, 布袋除塵器的運行溫度要求必須高于酸露點溫度25K 以上, 對于布袋來講運行比較安全. 這主要就是為了避免結露的發生. 當運行溫度低于露點時就會結出液態水. 液態水與粉塵混合并聚集在濾袋表面就會形成糊袋。
2、粘結性糊袋
主要是指由于粉塵黏附性比較大,雖然沒有發生結露現象,但粉塵仍然黏附在纖維表面,在線清灰系統無法將其清除下來。粘結性糊袋的原因可能來自于以下一些情況。
(1)粉塵本身的粘性比較大,當其與濾料纖維接觸時,分子間作用力比較強。比如油性顆粒、脫硝生成的硫酸銨、脫硫使用的硝石灰等。
(2)有些粉塵雖然沒有粘性,但其很容易潮解,當其被截留在纖維表面后,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并在纖維表面形成溶液。比如說糖粉。
(3)有些粉塵黏附性可能并不強,但是其可以吸收煙氣中的水分并進行重結晶的化學過程,生成新的水硬性的物質或結晶物,形成的“結殼”覆蓋在濾料表面。比如:水泥熟料、脫硫的生成物—硫酸鈣。
(4)即使粉塵本身并沒有粘性,但如果粉塵顆粒較細,并且粉塵的含水量比較大,粉塵很容易均勻吸附在濾料表面,形成一層“浮灰”,附著力并不很強,但很難清除。運行時間越長,“浮灰”越厚。一般燃煤電廠可能發生此種情況,特別是對于長度超過6米的濾袋比較容易發生。某一北方電廠就曾經由于該原因使得除塵器的運行阻力從1500左右在短時間內上升到2200Pa,造成整條線停運的嚴重情況。
3、結構性糊袋:
我們將所有因為除塵器設計及相關部件結構引起的糊袋和操作不當造成的糊袋統統歸類為結構性糊袋。
(1)濾料結構與處理:
有些濾料由于針刺密度不夠,過濾面纖維比較疏松,即使表面經過燒毛處理,但細小的粉塵仍很容易進入濾料內部并駐留其中。粉塵在內部堆積到一定的程度,再加上煙氣中水蒸汽的影響,逐漸形成由內而外的堵塞。北方某電廠布袋使用不到一年,就因為此問題不得不考慮整批更換布袋。
此外,有些濾料沒有或無法進行燒毛或壓光處理,濾材表面保留著纖維末端,這實際上為結露提供了“凝結核”,使得結露現象首先從纖維末端開始。粉塵也會在此位置首先形成粉塵團,當粉塵團逐漸變大使得相互之間架橋。大面積的糊袋就逐步形成了。在使用純PTFE濾料的垃圾焚燒電廠,如果表面沒有其他任何處理,經常可以發現纖維末端頑固的粉塵結殼。
另外,對于濕度較大或有酸結露危險的工況,未對濾料進行疏水性處理。糊袋是比較常見的。
(2)布袋配合度:
我們知道,脈沖清灰實際上是利用脈沖氣流與二次氣流對濾袋的沖擊,使濾袋由上向下在緯向出現形變,形變的慣性和濾袋與籠骨的碰撞在表面粉塵層造成“雪崩效應”,從而清除表面灰塵。清灰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形變慣性的大小和濾袋與籠骨碰撞的強度。實際應用中,由于濾袋緯向尺寸過小或使用中濾料熱收縮程度太大等原因,經過一段時間使用,濾袋“捆綁”在籠骨上無法分離。此時,脈沖清灰造成的濾袋形變很小,濾袋與籠骨碰撞烈度有限,表面粉塵無法有效清除。粉塵在濾袋表面長期積累與板結就可能造成糊袋。
為防止濾袋受潮,在冬季寒冷的地區,可將除塵器用于清灰的壓縮空氣增加保溫、加溫、除水、除油,在除塵器停機后再繼續開啟清灰系統15~25分鐘(視除塵器里粉塵情況)為宜,確保濾袋表面粉塵較少,這樣可大大減少除塵器濾袋結露或板結的可能性。